你所在的位置:首 页 >> >> 详细新闻页面


幸福终点站

作者:zhirong1230 创建时间:2011-10-06 阅读次数:1444


                             

看这部片子是在元旦假期。写这篇影评则是要到了春节假期。这部电影计有15人次 向我推荐——仅仅是一部2004年的片子,便已然在某些意义上成为了经典(比如新东方)。这15人 次中,多半都会惊叹地问道:“你竟然连《幸福终点站》都没看过??”当然在我看了片子之后才 深觉,在大学生这个趣味比较同质化的群体中,这部片子显然具备了一切成为经典的要素——前可 追《阿甘正传》,后则可说到《士兵突击》。至于导演,事实上很多向我推荐这部片子的朋友并不知道这部片 子也是出自斯皮尔伯格之手。无论是把他叫做斯大叔还是四大叔,斯皮尔伯格作为品牌的效应其实还是很明显 的:尽管有可能不知道这部片子导演是谁,但是斯皮尔伯格便是影片的质量保证。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汤姆·汉克斯蜀黍在表演单元各种挑战极限,一个固执的金牛男 的形象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虽然仍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傻,然而维克多这个形象作为“镜子”的意 义,大约相当于阿甘之于美国历史,以及许三多之于中国人。我来判断一个人物是否具有镜像的意义,通常是 看这个人物在提供明确代入感导向的同时,是否能引起一种“明确的尴尬”,换句话说,这个人物 的处境和他处境下的作为,在观众设身处地的时候,是否能感觉到一种类似的“尴尬”情绪。比如 维克多通过收集机场手推车而获得一点点报酬的时候,那种感觉便颇为符合我所谓的“尴尬”。事 实上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营造这种代入感,或者强化人物作为“镜像 ”的意义。
  
  说回故事,明显地,这是一个将“等待”极端放 大的故事。这是常见的幻想小说的写法:给出一个设定,为这个设定找一个理由,然后讲一个正常的故事。事 实上在我看来,《幸福终点站》故事给我的感觉,与张艺谋的作品颇为类似,而路数上则是极为规范的好莱坞 故事结构,并且保证政治正确。事实上说它一句看了开头便知道结尾也不过分,然而我们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除了汤姆蜀黍精湛的演技和大美女泽塔琼斯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说道的。
  
  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读作一个有关语言学的故事。语言的学习事实上是人出生和成长的隐喻,而从 这个角度来看,《幸福终点站》当然是一个成长故事,它具备成长故事所有的要素和角色——最明 显的是有关朋友和敌人,以及爱情。当然,故事事实上也是走了一个颇为张艺谋式的结尾,但放在成长故事的 套路下,英雄-英雄的命名这个基本结构还是很容易看到的。
  
  再比如,就所谓 全球化这个问题来看,这部电影显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文本。维克多的母语的原型是保加利亚语,而 Krakozhia这个虚构的国家的指向也是颇为明显的。在机场这样一个最适合作为全球化表征的“飞地 ”上,除了东欧裔的男主角,聚集了美国各主要少数族裔的代表:黑人、印第安人、拉丁裔以及印度移民 ,而大反派则是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代表,同时,美女也是一名白人。在这幅错综复杂的图景之中,机场的空 间构成——闪烁的航班表,各大国际品牌的连锁店也在进一步将全球化作为视觉呈现显现出来。事 实上,这又是一个与冷战终结、资本主义阵营胜利之后的世界格局相关的故事。作为胜利者的美国,当然有资 格对失败一方的苏联-东欧阵营进行各种审判式的想象。Krakozhia发生着军事政变和“人道主义灾难 ”,这一事件可以迅速导致美国政府与Krakozhia政府断交,却并不能给出维克多一个哪怕是想象性的解 决,只有等待。即使我们不再纠缠这些东西,单论维克多来美国的原因——完成父亲的遗愿,收集 伟大爵士乐手的签名。而爵士乐这一堪称美国土产的东西,在维克多父亲的年代该是承载了怎样的一种对于 “美国”和“自由世界”的想象?维克多的父亲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张 照片。然后就有了这个心愿——哦,这是怎样的一个心愿啊。该是多么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人才能 把这个“心愿”作为全片的支撑?不过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是一部足够全球化的影片,它处 理的是一些“人类”的共通经验,比如等待,比如生存,比如,承诺。
  
  所以这部片子还是要我们四大叔来拍,只有他有能力有魄力在拍这样一个看似小成本的喜剧片的时 候,在摄影棚里装四架电梯,搭50多家品牌连锁店,在我们面前凭空建造一个机场。我倒是以为,05年奥斯卡 上,连影帝提名都不肯给一个确实有点苛刻。当然这部片子在技术方面几乎无懈可击,然而说到底,这毕竟是 一个我们不能日常经验到的事件,电影作为镜子,在某些人那里,它终归只是一面哈哈镜。
  
纳沃斯基(汤姆汉克斯)为了圆父亲的梦想,希望获取一个爵士乐手的签名而来到纽约,不幸却因 为本国政变而成为没有国家的公民,只能在机场内四处游荡。不过,纳沃斯基却很幸运,也很努力,在纽约机 场的大厅里生存了9个月。在这九个月里,他几乎得到了一切,差点包括一个女朋友艾米利亚。

   不过故事 的结局却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完美,纳沃斯基似乎已经做到了一切艾米利亚能感动的事情,不过,艾米利亚还是 选择了“命运(destiny)”,并没有跟纳沃斯基一起,而是与那个有老婆孩子的男人走了,他的印度 清洁工朋友也被抓了,而跟他作对的机场官员却依然升职了。

   每个人都在等待,每个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样,有人 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坚持了,有人放弃了。艾米利亚等了20年,最后获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选择, 纳沃斯基的父亲等待了40年,却没有等到心愿了却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总是美丽的,等待是一门艺术。博弈 的过程,就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等待你认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坚持等待,却没有结果,有的人放弃等待 ,获得了更好的结果,这些或许可以说上天注定。不过,等待却是一种牺牲的过程,人为什么等待?是因为对 方让你觉得有了等待的机会与价值,而正是这种“觉得”,有时却可能害了一个人,等待,有时候 也是一种上当的过程。反过来讲,当你都没有想让别人等待时,不妨斩钉截铁一些,而不是编造一些冠冕堂皇 的理由。

(汤姆汉克斯) 一个人在机场大厅生活了9个月,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1、生存的能力,不懂英文,甚至连最基本的交流都不会,没有钱甚 至连免费餐券都丢了,还受到了各种白眼,但是纳沃斯基首先想到的是生存,而不是在机场吵闹。在九个月时 间里,还要忍受那个BT的机场官员迪克逊的百般刁难。如果一个人,在美国这么一个地方,没有钱,也不懂英 文,经过九个月还能生存下来真是奇迹,普通人可能都变成了乞丐了。

2、乐观的心态,什么人有乐观的心态?人品好的人,只有好 人品的人才不会有那么多小肠子,做人才能大度,纳沃斯基人品是好的,没有想过害人,首先想到的是解决问 题,人品好也为他赢得了很多机会,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在无聊的时候,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 选择了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在他被以朋友的工作来威胁必须走人时,他几 乎毫不犹豫选择了走人。

3、坚持,迪克逊通过各种手段“引诱”纳沃斯基走出机场大门,甚至已经出了最后的杀手 锏,试图把纳沃斯基变成难民,不过,纳沃斯基却回了一句,我爱我的祖国,我怎么会讨厌自己的国家。甚至 纳沃斯基在受到美女的引诱出去吃意大利餐也没有动摇。当然,你可以说纳沃斯基比较傻,不知道原来可以这 样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坚持的人。

4、学习的能力,不懂英文,怎么办?通过机场的多语言小册子,学习到英文,然 后再进行一些沟通,进而提升自己的“眼睛”,在国外,看不懂就基本上属于瞎子,如果听不懂就 属于聋子,而不会说,就属于哑巴,只能通过学习来摆脱其中的一种,才能有生存的空间。

5、人际关系处理。每个人,面对新的入侵者 都会有戒心,所以当纳沃斯基面对扫地的、送货的等等对他的刁难时,并没有进行硬碰硬,因为这肯定没用, 还会加重对方的不满,纳沃斯基至少人品是好的,他没有想通过特殊的手段来做到什么,而是通过一些事情, 跟这些人交流,至少取消了“FBI”的帽子。在一个新的环境,处理人际关系还真是一门学问。

6、抓住机会,很多人都 说,给我机会,我能怎么样,很多人也说,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其实,我倒觉得,机会需要争取,机会也需要 别人给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机会。为了吃饭,纳沃斯基发现了收行李车可以赚钱,为了吃饭,他日复 一日跑签证,仅仅是为了帮那个西班牙人泡妞,不过,却换得了吃饭的机会,为了吃饭,他做了装修工人,不 过,很明显,机会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是抓住了机会,因为他有能力。

 

7、(汤姆汉克斯)日复一日跑签证的原因,就像主人公说的 那样,跑去签证是纳沃斯基自己的事,是他能够100%控制的事情,但“给予入境”或“拒绝入 境”却是机场人员的事,虽然他不能控制,但仍有fifty fifty的几率。有的时候,机会要靠自己去把握 ,Nothing is impossible and just do it!



    关键词(keywords):

分享到: 更多


前一篇: 《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后一篇:ABCMS新闻发布系统测试

phpchina   php爱好者   php100    中国网管联盟   LAMP兄弟连   河北联合大学   胜芳趣团网   rss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版权所有@:ABCMS新闻发布系统!
建议使用ie6、ie8和 ff 浏览器进行浏览 | 建议分辨率:1024x768
地址:唐山市路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华道128号 | 邮编:63000| 邮箱:zhirong1230@yeah.net